1070703-0909
《南風,藝境:亞太當代藝術展》由藝高文創團隊及執行長
–林羽婕小姐策展,透過台灣及泛亞洲地區藝術家的創作,以親民的展演互動、工作坊與講座,使近年熱門的「南向」&「多元文化」議題透過藝術家多元的創作寓教於樂。三個展覽區塊:「文化亞洲」、「繽紛亞洲」、「福爾摩沙」,歷史、族群、教育、文化與世代,從生活美學的基底,延伸到不同地域的文化觀點,展現了”藝術促成民眾參與的重要功能”。
文化亞洲
活動期間 :1070703~1070909
地點 :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第1展覽室
一進到第一展覽室的廳堂,抬頭一看即被這組以台灣小吃串起的滿堂蒸籠,而感到充滿親切,飲食作為一個文化重要的切片。作品來自澳洲華裔藝術家Jenny Zhe Chang之手,從正面的”食”與背面的”飲”,探討人與人的生活由味覺走入記憶的旅程。
柬埔寨Anida Yoeu Ali以《The Buddhist Bug Project》是對散居身分認同的探索。
以一條橘色的蛇狀外衣,從一樓通連至二樓展廳的作品相當吸睛,是柬埔寨藝術家-Anida Yoeu Ali 的作品行為藝術作品紀錄《佛陀蟲計畫》(The Buddhist Bug Project) ,橘色取自僧侶長袍的色彩聯想,毛毛蟲的造型藝術家則解釋到來自於對佛教與穆斯林的幻想,也許是說明,在漫長的文化傳統裡,膜拜、皈依、修行與對永恆生命的憧憬,在現實的諸多問題面前,總是會產生某種違和感,藝術家以詼諧的幽默感,透過行走,帶出身分認同與衝突感的問題。
繽紛亞洲
地點 :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第2展覽室
亞洲本是一個文化交流的重要之地,尤其臺灣;延續第一展區的「文化亞洲」,但透過「繽紛」一詞來象徵各種文化的交融,欣賞藝術家如何透過分享自身經驗與體驗,帶領觀者感受到亞洲特有的生命力與色彩。
藝術家鄭詩雋以雕塑《旺旺財神》及《福氣八將》呈現社會當下新與舊、過去與未來的衝突狀態;
日本的日下慶太充滿創意的海報《文の里商店街》,如何透過這樣的海報再次創造新的可能;
李建呈的《拉紋》
則是以自身的種族和身分,喚起觀者進入原住民的文化中;
印尼藝術家Alit Ambara同樣利用海報,為受到污染的環境發聲,引導觀者思考嚴肅的環保議題;
陳依純的《天書解密II》透過書寫的符號來闡述當今社會的狀態
《市場擺攤計畫》
是唐唐發利用日常生活的市場文化,來領觀者和參與者共同加入創作以實踐生活的美學;令人感到置身傳統市場的錯覺,透過這種錯覺,進行一場有趣的試驗,這幾組菜市場繪畫裝置,曾經置身於真正的市場中,遠看讓人不疑有異,近看卻發現這些”偽果菜”,在傳統市場遇見藝術作品的有趣反差,令人不禁一笑。如今將這場景搬進藝術空間,則又產生置身菜市場的錯覺,透過作品融入生活日常,表達「生活於藝術之中,生活中有藝術」的理念。
《Collided Cityscape》張瀚謙以超現實主義的構成展現香港的核心精神與特色;泰國Henry Tan的作品《不可抗力因素》回到藝術家對於生活體驗的內在層面,透過媒材本身來說故事;
福爾摩沙
活動期間 :1070703~1080626
地點 :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美學空間
「福爾摩沙」是個充滿了美麗的角落、驚喜的視覺、創意的交流與臺灣年輕藝術家滿滿的熱情。
綠點子的多媒體的互動裝置作品《植物叢林》
李文正的當代藝術遊戲裝置《賺大錢》
知名設計師劉經瑋的《包包流浪記》
以及開展後,策展團隊會每兩個月邀請一位臺灣新銳藝術家輪番展出,計有沈姵君/維他命、
兩兩一樹、WnF/Flora、自游窩插畫設計/陳姵含、NU、方志偉等6位藝術家,透過不同藝術家對空間的詮釋,讓展覽充滿更多的想像。
1071019
下午在藝教館值班時,一位年約七十歲的日本人帶著她父母的照片和結婚證書,前來尋找建功神社⛩️。因為七十二年前她父母住在基隆,並在這裡完成婚姻大事,隔年就在台灣生下她。
#超~~~感動的,女兒真有心
#佩服日本人的細心,結婚證書和照片竟然還保存的這麼完整👍👍